【概况】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高考统招的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筹建于2002年8月,正式建校于2006年3月。2011年2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厦门理工学院正式入主办学,创立公办高校入主民办高校新型办学模式。2013年4月,学院率先全省从民办非企业转制成事业单位。学院坐落于集美大学城,占地面积53.33公顷,规划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建有联体教学楼群、省内最大的校内实训基地、全国首个3G无线数字技术打造的校园网、公寓生活区及国际标准足球场、篮球场等教学、生活设施;设有物联网、动画渲染集群、影视特效、三维动画等实训室53个,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08.10万元,纸质图书30.32万册,电子图书1000GB,专业期刊225种,教学用计算机2689台。设有教学单位9个,专业21个,全日制在校生4700人,在编教职工283人。校内专任教师19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1人,占26.29%,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42.27%,双师素质教师占60.8%;聘请校外兼职教师108人。学院先后被评为省“文明学校”(第10、11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诚信教育进校园先进单位”、“诚实守信示范单位”,厦门市“平安校园”、“绿色校园”。
【确立完善办学体制】 2013年3月,学院第三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上,明确学院法人由学院院长担任,学院法人地位得到确立,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得到落实。自2011年2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由厦门理工学院入主学院办学后,学院举办方——文都教育投资公司的股权构成发生变化,其中国有股份占有78%,学院已不符合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条件。2013年4月,在理事会支持下,学院依据闽政〔2012〕54号文件规定,登记为事业单位。至此,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福建省第一所由民办非企业转制成事业单位的高校,公益办学性质得到突显。12月21日,学院召开二届二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等四个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办法(试行)》,规范和完善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学院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通过人才培养评估】 自2011年启动评建工作以来,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评估,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转变观念,理清思路,认真查找问题,积极进行整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开展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2013年6月30日至7月3日,省教育厅委派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现场考察评估。11月13—15日,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根据评估程序,对学院的评估材料和专家组评估结论建议进行通讯评议,经省教育厅审核,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顺利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2013年,学院坚持走“协动产业”特色发展之路,贴近产业设置专业,着力培育特色专业,成效显著。6月,省教育评估中心发布的第二批高职院校财政金融等7类专业质量排名,学院的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系统管理7个专业,位列全省高职院校计算机类第六名,成为唯一进入前六名的民办高职院校及厦门市高职院校。是年,计划招生1960人,实际录取1948人,报到注册1760人,报到率90.35%,创历届新高。至年底,2013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9.87%,用人单位满意度94.56%,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94.77%。是年,申报2014年新设工程造价、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工艺与管理、国际金融、广告设计与制作5个高职专业,获批4个。
【深化对台交流合作】 2013年,学院对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师生互访互派已成常态,教学交流、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合作等均取得一定实效。是年,学院与台湾兰阳技术学院、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开展互访5批次;派出学生10名,赴台研习1学期;派驻管理干部4名,赴台挂职学习交流;聘任驻校台籍教授2人。
【稳步推进校舍回购】 2013年,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厦门市人民政府〔2012〕287号专题会议纪要精神,校董事会、理事会就推动解决学院法人财产权问题进行多次磋商,并达成共识,成立校产回购工作组,制定《校区资产回购方案》。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联发集团的配合下,《校区资产回购方案》顺利实施。至年底,满足学院评估所需的第一期校舍回购工作进入收尾,曾是阻碍学院顺利发展的关键问题得以逐步解决。(来源:集美年鉴 编者:江绍煊)